新竹趣聞
2024-10-17
特色景點

讓沙漠變綠洲的魔法!五間新竹地方創生工作室介紹

分享:

讓沙漠變綠洲的魔法!五間新竹地方工作室介紹

新竹作為科技之都,在大家眼中,似乎比其他城市缺少了一些溫度,其實近年來,新竹誕生了許多地方工作室,致力於在地文化的營造及創新,今天遠竹將介紹五間擁有不同特色的新竹地方工作室,來看看這些工作者是如何將新竹從文化沙漠變成綠洲的吧!

 

新竹自清朝年間開始有移民進入拓墾,並成為台灣第一個建城的城市,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,新竹成為多元族群的匯集之地,族群包含最初便居住於此的平埔族、清朝年間的客家人、國共內戰後的外省族群,直到科學園區建立後,大量的科技業工作者移入,現今人口更延伸至新世代的外籍配偶及移民。

 

多元族群融合的結果本應讓新竹成為一個擁有豐富文化資源的城市,但大多數的人比起向下扎根,更像是短暫停留於此,對於新竹的地方文化欠缺關心,更沒有餘力去為這個城市注入新意,造就了大家眼中冷漠的科技之都。

 

直到台灣開始吹起地方創生之風,這個地方開始出現一些熱愛新竹這塊土地並試圖做出改變的人,不論是青年返鄉或是外地學生扎根於新竹,都讓地方營造在新竹漸漸開花,今天遠竹將介紹五間擁有不同特色的新竹地方工作室,來看看這些工作者是如何將新竹從文化沙漠變成綠洲的吧!

1500x500
 

#1 開門工作室-讓百年市場換然一新的幕後推手

東門市場設立於1900年,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,是新竹第一座市場,也是台灣北部的商業中心,就像是現今的百貨公司,在1970年代建立新竹第一座手扶梯,也成為了時尚及新潮的象徵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,因科技園區的建立使得商圈移轉,以及民眾漸漸改變了消費習慣,購物模式以量販店及便利商店為主,使得東門市場漸漸失去了昔日的繁榮。

 

開門工作室創立於2015年,由清華大學畢業的陳泓維,與其他有興趣的同學一同成立,並與新竹市政府攜手打造全新的東門市場。開門工作室將青年創業作為活化市場的契機,將東門市場三樓打造成青年創業基地,規劃空攤位引入新竹特色商家,並持續舉辦活動、展覽及閒置空間改造,吸引了更多對新竹這塊土地感到好奇的人前來東門市場,也引進了更多外地商家進駐,讓東門市場跳脫了百年傳統市場的定位,成為新一代的潮流聚集地。

九年光陰打造新型態創生基地

工作室成立已經九年,如今東門市場不再是以往髒亂的新竹治安死角,而是被開門工作室打造成在夜晚仍燈火通明的美食寶地,各層樓更是分布著各種特色咖啡廳、文創小店、藝文展覽室,等著每個經過的有緣人慢慢發覺東門市場的神奇魅力。

#2 見域工作室-成為新竹在地故事的透視鏡

見域工作室創立於2014年,不同於一般青年返鄉,見域工作室的初始團員皆是從外地來新竹讀書的學生,為了讓更多人看見新竹的文化歷史,集結起來共同創立了見域品牌,並將老屋重新改造成活動據點,定期舉辦在地文化體驗活動、工作坊等等。

 

提到見域工作室,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其推出的雜誌《貢丸湯》系列了吧,其實貢丸湯並不只是在介紹美食,見域工作室以獨特的視野拆解新竹的人口、歷史、甚至是生活結構,每期出刊皆會推出不同主題的專題企劃,例如最新的期刊「新竹書寫者系列」,還有廟宇、鐵路、園藝等主題, 最特別的是,見域也會根據新竹的生活文化推出該期的專題,例如貢丸湯就曾出過新竹求生指南,利用跨領域、多媒材,以及創新的題材吸引居住在新竹的人,甚至是新竹以外的人,都能夠透過閱讀認識新竹。

為每一位有緣人打造深度新竹體驗

除此之外,見域也會在其據點舉辦各式各樣的展覽,為的就是讓新竹在地的藝術家、書寫家能夠被看見跟認識,也會與在地商家合作,為旅人規劃一日走訪新竹活動,讓更多人能夠透過實際深入新竹在地文化,找到對新竹的歸屬感及喜愛。

(圖片取自粉專)


#3 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-用五感講述新埔故事

伍柿山是從543演變而來,543又意旨沒有意義的話,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提及,人與人、人與地方間的人情味就是從一次次的閒話家常中建立起來的,在大學製作專題時認識了新竹新埔這個小鎮,卻發現其豐富的文史資源並沒有被好好保存及利用,伍柿山希望能夠用沒有目的性的文字及藝術來連結社群,組織成如蟻群一般的強大力量,將新埔的故事傳遞出去。 

用美學建立新埔印象

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以藝術為主要的敘事媒介,透過美學教育以及策展的方式,建立起大家對新埔地區的認識,並活化在地的產業鏈。伍柿山蟻窩文化工作室推出了多場活動,結合新埔在地商家並為新埔打造專屬於這個城鎮的小活動,例如市場導覽及繪畫、染布、文化季,甚至是一場在地的旅行,為旅人帶來更深度的旅行體驗。

(圖片取自粉專)


#4 孢子蒝工作室-用設計分享香山的美好故事

孢子蒝工作室正是青年返鄉進行在地創生活動的最好例子,孢子蒝工作室由兩位出生於香山的女孩楊雨生及石乃文所創立,在25歲時離開景觀設計工作室,回到香山創立了孢子蒝工作室,兩位女孩的夢想就像孢子一樣,獨立成長並快速的發揚壯大。

 

香山距離新竹市區很近,除了擁有漂亮的山海自然風景外,也是閩客族群融合的重地,孢子原的工作室為50年的老屋重新翻修,原本只是想要整理閒置的房子,卻意外激起了想留在香山推廣在地文化的熱情,不只是介紹香山的山明水秀,更用文化活動連結香山在地文化,真正落實在地深根。

用設計體現香山溫度

孢子蒝工作室以設計為主要的跑道,為香山在地規劃景觀設計、商業室內設計以及裝置藝術設計等,也為在地店家設計菜單、型錄、視覺等,在增進香山在地美學的同時,也可以吸引更多人願意前往香山旅遊甚至是工作,孢子蒝工作室更是出版了期刊《手工孢子》,期盼能夠透過有溫度的故事,讓更多人看見香山的美。

(圖片取自粉專)


#5 32π青年基地-孕育夢想的開放式共生場域

新竹人口多,尤其市中心更為熱鬧,但部分的人暫留在新竹僅僅是為了工作,並非真正的生活在此,要找到一處空間可以靜下來思考、啟發、創造是一件不簡單的事,相比於其他城市提供了許多讓人自由創作的空間及基地,新竹恰恰缺少了讓夢想默默發揚壯大的樂園。

 

於是,32π青年基地誕生了,比起一般的創生團隊,32π的定位更接近一個開放的場域,創造一個共生空間,提供在地的青年、工作者使用及創作,也會不定期舉辦跟新竹在地文化有關的演講及工作坊,32π青年基地將一個工作室劃分為許多大小不一的空間,讓不同形式的創作者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能使用的一席之地。

小小空間打造不同可能

作為非常多元的共生空間,32π青年基地提供了各種不同活動的舉辦可能,小至學生社團的練習、社課、會議,大至主題展覽、創生工作者、藝術家的演講,到地方巡迴影展,32π青年基地吸引了各式各樣領域的人前來,讓小小的理念在此發芽、成長、茁壯。

(圖片取自粉專)

 
在地創生是一種行動、一個理念,卻擁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可能,新竹的在地創生之風漸漸吹起,新竹正以緩慢的速度在大家眼中呈現不同的風貌。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管理Cookies

隱私權偏好設定中心

依據歐盟施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,我們致力於保護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供您對個人資料的掌握。
按一下「全部接受」,代表您允許我們置放 Cookie 來提升您在本網站上的使用體驗、協助我們分析網站效能和使用狀況,以及讓我們投放相關聯的行銷內容。您可以在下方管理 Cookie 設定。 按一下「確認」即代表您同意採用目前的設定。
查看隱私權政策

管理同意設定

必要的Cookie

一律啟用
網站運行離不開這些 Cookie 且您不能在系統中將其關閉。通常僅根據您所做出的操作(即服務請求)來設置這些 Cookie,如設置隱私偏好、登錄或填充表格。您可以將您的瀏覽器設置為阻止或向您提示這些 Cookie,但可能會導致某些網站功能無法工作。